學術新知 Press

《大腦營養學全書》心身醫學與營養科學的科普寶典

精神醫學主流認為失眠、憂鬱、焦慮、躁鬱症等大腦症狀肇因於壓力引起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本書作者張立人醫師則認為其根本病因在於腸胃共生菌失調、免疫系統過度發炎、荷爾蒙失調、飲食營養失衡、毒物累積與肝臟解毒異常、或粒腺體能量代謝異常。

 

作者以實證建立出「大腦營養學」的知識架構,提供讀者關於生活方式、飲食、營養、藥草、正念、心理諮詢、運動等的自然處方,將你如何預防大腦疾病發生,同時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和自癒力。

 

蘇冠賓醫師推薦序文:

正統醫學首重實証,而實証醫學又以「隨機分配且有控制組」的臨床試驗最為可信。在臨床治療中,大型藥廠投入大量研發經費,收集豐富的臨床藥物試驗資料;加上政府對藥物上市的規範最嚴謹,所以藥物治療自然就成為台灣醫療體系上最主要的選擇,甚至於複雜病因的慢性身心疾病,也幾乎全然忽略了其他重要的輔助療法。然而,愈來愈多的研究証實,過度強調單一療法而忽略全人觀點的整合治療,已經使現代醫學漸漸失去醫學進步所帶來的助益。

 

身為第一線照顧病患的精神科醫師,很多病人問我,「除了吃藥,還有沒有其他輔助方法可以改善病情?」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調查報告,「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疾病」是造成人類嚴重失能最主要的原因,而頭號危險因子,就是「營養失調」。近十幾年來,我們在台中的「身心介面研究室」致力於相關研究,已成為國際間n-3脂肪酸 (俗稱深海魚油) 做為抗鬱療法的知名團隊,隨著該領域迅速成長,我們也和國際傑出學者在2012成立「國際營養精神研究學會」,並在2016年成立了「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Taiwanese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TSNPR) 」,結合一群跨越「營養學、神經科學、精神醫學、基礎研究、及臨床醫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致力於推廣轉譯醫學的創新研究,並期望找尋具前瞻性且有效的整合性治療方式,以期提升台灣精神治療的品質。

 

然而,整合醫療及營養科學的重要性雖延伸出廣大的「商機」,卻也導致不肖人士以不當手段來謀利。其中,為害最大的莫過於蓄意利用病患和家屬的無助、無望和無知,來惡意抹黑正統醫學的「反醫」人士,他們為了販售沒有科學驗證過的產品,不惜用虛幻的希望去迷惑無助的病患和家屬,造成民眾「拒醫、懼醫和仇醫」的情緒,直接對病患和家屬造成巨大傷害。這類的不實促銷常見於兩種模式:(一) 強調個別案例或動物實驗結果以模糊化臨床實驗証據之不足;(二) 請來醫師或專家來現身說法,利用「移花接木」來「斷章取義」,或隱瞞促銷產品對代言人有利的「利益衝突」。

 

接觸最正確、客觀的資訊,才是善用整合療法的最好策略。因此,在閱讀完張立人醫師的大作《大腦營養學》之後,我發現這是台灣現在最需要的參考資料。以我個人臨床經驗為例,雖然有許多病患從整合醫學的新療法中獲得極大的幫助,卻也有病患和家屬因為不實廣告的過度渲染而付出極大的代價,因此,我希望透過張醫師這本《大腦營養學》,能讓更多的專業人士及社會大眾,可以具備正確的態度和觀念,以受益於醫學上的新知和科學的發展。

 

 

原文出處:《大腦營養學全書》推薦序文 - CoBoL's Blog:https://cobolsu.blogspot.com/2019/03/blog-post.html?m=1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世界心理健康日衛生福利統計通報

2. 大腦營養學全書:減輕發炎、平衡荷爾蒙、優化腸腦連結的抗老化聖經 (作者: 張立人;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 2017-03-11)

3. 個人部落格「張立人的祕密書齋」:https://kasparstudio.blogspot.com/

 

撰稿者:蘇冠賓醫師 |台南市安南醫院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理事長

編輯者:陳敬萱

Posted on 2022-05-04Share this:

loading calend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