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七十年前,已有兩位皮膚科醫師約翰.H.斯托克斯 (John H. Stokes) 與唐納德.M.皮爾斯伯里 (Donald M. Pillsbury) 觀察到腸胃不適、焦慮憂鬱、痤瘡等皮膚症狀,常一起出現, 他們推斷:情緒狀態可能影響了腸道菌叢,而痤瘡患者常有胃酸不足問題,導致腸道菌失調、大腸細菌擴展到小腸、小腸細菌過度增生、腸道滲透性異常增加,導致全身性與皮膚發炎; 嗜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可能是有效的療法。近年研究也確實發現:腸道菌能夠影響全身性發炎、氧化壓力、 血糖控制、脂肪代謝以及情緒,口服益生菌能改善痤瘡。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項實驗中,老鼠喝下含洛德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的水、或一般水三週後,進行皮膚切片,觀察其傷口復原狀況, 發現前者表皮癒合顯著加速。接著在雙盲隨機對照試驗中,讓健康女性服用洛德乳桿菌 (L. reuteri DSM17938) 或安慰劑三週,再進行皮膚切片,同樣發現前者皮膚癒合較快、傷口也較小。
分析發現:服用洛德乳桿菌的老鼠,血液中催產素 (Oxytocin) 濃度顯著升高、壓力荷爾蒙皮質酮 (Corticosterone) 降低、胸腺重量增加 (表示免疫力提升)、中性球在正常範圍內降低 (慢性發炎機會低) 且與催產素的增加有關。將洛德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進行滅菌而做成溶解液,結果傷口修復能力和補充活菌時一樣增強,伴隨催產素濃度增加、壓力荷爾蒙降低、胸腺增重、中性球降低,而且大腦下視丘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 製造催產素的細胞增加了!
原來,在皮膚的纖維母細胞、角質細胞都有催產素受體,催產素還能改善胸腺與周邊淋巴球功能,減少壓力引發的皮膚發炎反應。當皮質酮濃度過高會延緩皮膚癒合,相對地,催產素則能降低皮質酮,促進毛髮生長與傷口癒合,展現了腸道菌、大腦、 皮膚的交互作用,即「腸-腦-皮軸」(gut-brain-skin axis) 的生理機制。
此外,死去細菌的內部或細胞壁,存在對健康有益的物質,能調節催產素作用,被稱為「後生元」 (Postbiotics),打開了益生菌治療的另一扇窗。
撰稿者:張立人醫師(《皮膚營養學全書》作者、台大醫學系兼任講師)
原文出處:Varian BJ, Poutahidis T, DiBenedictis BT, et al. Microbial lysate upregulates host oxytocin. Brain Behav Immun. 2017;61:36-49.
參考資料:張立人(2021),《皮膚營養學全書:減輕過敏發炎、免疫與荷爾蒙失調,優化腸腦皮膚軸的抗老化聖經》,商周出版
Lukic J, Chen V, Strahinic I, et al. Probiotics or pro-healers: the role of beneficial bacteria in tissue repair. Wound Repair Regen. 2017;25(6):912-922.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Taiwanese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地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醫學部
Add:No.2 Yu-Der Rd., Taichung, 404, Taiwan
Copyright © 2015 TSNPR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