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新知 Press

音樂治療對早產兒母親心臟自律神經調節、焦慮和憂鬱之影響:隨機對照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in cardiac autonomic modulation and depression in mothers of preterms

音樂治療對早產兒母親心臟自律神經調節、焦慮和憂鬱之影響:隨機對照
Effect of Music therapy in cardiac autonomic modulation and depression in mothers of preterms

 

各位是否有聆聽音樂抒壓的習慣呢?或是會在工作或運動時聽音樂來保持愉悅的心情?聆聽音樂也是一種緩解焦慮、憂鬱情緒的方式,Ribeiro團隊的研究透過結合測量心律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藉由數據看見音樂對於治療情緒的效果,音樂不只為我們帶來好心情,甚至能對生理功能產生正向的影響。

 

研究背景

早產兒的母親經常出現焦慮以及憂鬱的症狀,並伴有較低的心律變異度[註1],此外,焦慮和憂鬱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研究方法

Ribeiro的研究團隊於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間,在巴西的Women’s Hospital and Maternity Dona Iris (WHMDI)招募了21位早產兒的母親,並將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1人,音樂治療組10人。他們利用貝克焦慮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和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評估其情緒,並且在試驗開始以及最後一週測量受試者連續心跳之間的間隔(RR intervals),以分析其心律變異度[註2]。在此試驗中,音樂治療組的受試者平均接受了7次的音樂治療,每週一次的療程約為30至45分鐘,由專業的音樂治療師給予受試者個別、接受型[註3]的音樂治療。音樂治療的曲目主要為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的音樂,選擇具規律性節奏以及和諧旋律的曲調給個案聆聽。曲目依節奏快慢可再分為兩類,第一類音樂的演奏速度介於每拍60-80bpm,並以獨奏曲或二重奏器樂演奏為主;第二類則選較快的節奏速度,每拍為80bpm,使用具豐富音色的交響樂團所演奏的樂曲。

研究結果

音樂治療組的受試者在接受音樂治療後,焦慮以及憂鬱的分數皆有顯著的進步;另外,BDI分數的改變,與RMSSD( 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 between adjacent RR intervals)和SD1(instantaneous beat-to-beat variability)[註4]的改變,呈現出正相關。由此推論,音樂治療所帶來的正向情緒,提升了受試者副交感神經的調節能力。

研究結論

音樂治療有助於增加副交感神經的活性,改善焦慮以及憂鬱的症狀,也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註1]心律變異度是自律神經系統平衡的指標,心律變異度低代表個體對生理及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較差。

[註2] RR intervals為心電圖中R波與R波之間的間距,此間距並非固定,存在些許差異。可藉由量測一段時間內的RR intervals,經過計算,進行心律變異度分析。

[註3]接受型音樂治療:個案透過聆聽錄製好的或現場演奏的音樂,在音樂治療師的引導之下,表達內心的感受。

[註4] RMSSD以及SD1兩者均為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

 

原文出處:

Ribeiro MKA, Alcântara-Silva TRM, Oliveira JCM, et al. Music therapy intervention in cardiac autonomic modula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mothers of preterm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Psychol. 2018 Dec 13;6(1):57. doi: 10.1186/s40359-018-0271-y.

 

撰稿者:王品云

審稿者:丁嘉种、張倍禎

Posted on 2021-04-06Share this:

Posted on 2021-04-06Share this:

loading calend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