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專業人員應該要能夠提供病患正確的藥物、非藥物治療方式,才能避免患者及家屬接收到不正確的資訊,影響治療成效」──甫結束的「 Omega-3 在兒青身心疾病之臨床應用─台北場」講者,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王明鈺主任如是說。現今資訊取得容易,患者及家屬多數都會自行上網查詢與自身疾病有關的資訊,因此若是醫療專業人員未能提供正確的資訊,則很可能患者就會接受到錯誤的治療建議。針對身心疾病的患者,尋求非藥物介入越來越多,若您想多了解營養治療在心臟及大腦身心疾病上的機轉與臨床應用,歡迎於2023年5月28日一起來認識營養醫學於身心疾病的發展與臨床應用。
憂鬱症已被 WHO 列為2020年全世界三大需要重視疾病之一。憂鬱症不僅是造成人類失能的頭號殺手,更與其他疾病的高共病性也引起第一線照護者的關注。例如:冠狀動脈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等病友有相當比例合併有憂鬱症。然而,使用藥物治療青少年和兒童重度憂鬱症 (MDD) 仍存在爭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發布了關於年輕人使用抗憂鬱藥物的自殺風險警告。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膳食品質、潛在營養缺乏與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因此需要更多針對有精神疾患的兒童青少年提供飲食調整和營養需求的建議。
本講座邀請到專研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即俗稱的深海魚油) 對憂鬱症進行營養介入治療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從轉譯大腦營養學與個別化精神醫學研究出發,探討 Omega-3 脂肪酸在兒童青少年臨床應用與建議。盼能在藥物之外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選項,提高身心健康的照護品質。
腸-腦軸線 (Gut-Brain Axis) 腸道是僅次於大腦,含有最多神經細胞的器官,有「第二個大腦」之稱。近年來很熱門的腸腦軸 (Gut-Brain Axis) 的相關研究發現,腸道菌除了影響腸道,還會經由與腸道神經、免疫、內分泌等系統互動,進而影響大腦,改變思考及行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道菌叢失衡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包含憂鬱、焦慮、睡眠、自閉症、妥瑞症、巴金森氏症、失智症都可能和腸道菌有關。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將在本講座帶來近年來許多協助腸道建立良好的微菌叢及免疫狀態的新興療法 (「異體糞便移植」、「個人化飲食」、「營養品補充(如益生菌、益生元)」等),說明關於透過腸道菌調整大腦情緒認知等相關功能有許多動物及人體試驗現況,期待未來有更多明確的科學實證,為人類神經精神疾病提供更多元的治療方式!
由於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血脂異常及各心血管疾病在台灣的盛行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魚油中的 Omega-3富含 EPA和 DHA,可以增加肝臟 Beta 氧化作用,減少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同時增加血漿中酯蛋白酯解酶之活性,進而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研究證實, Omega-3 濃度達 80% 能有效幫助降低三酸甘油酯的合成。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心臟內科朱志生醫師,將討論 EPA 和 DHA 的潛在機制之間的差異,並將介紹 Omega 3 使用的最新治療指引和建議,特別是對於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和已經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本講座由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主辦,高雄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與高雄市衛生局協辦,邀請跨領域專家學者從疾病本質與致病機轉切入來探究醫學上的未知,期待能在異中求同、激盪出醫療上的創新想法,以發展出更安全有效且全面的醫療照護。本講座提供醫師、精神科專科醫師、營養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繼續教育積分,歡迎直接點擊活動線上報名參與。
2023/5/28高雄場講座 (報名連結)
・09:00-09:20 報到
・09:20-09:30 開場致詞/張正和 主任
・09:30-10:10 轉譯大腦營養學與個別化精神醫療:Omega-3脂肪酸於兒童青少年臨床應用的建議
講者:蘇冠賓 教授|主持:邀請中
・10:10-10:50 大腦與腸道在說悄悄話?腸腦軸─揭開精神疾病與腸道菌的秘密連結
講者:洪櫻娟 醫師|主持:邀請中
・10:50-11:30 天然純EPA於心血管疾病預防之臨床實證
講者:朱志生 醫師|主持:張正和 主任
・11:30-12:00 專家對談 蘇冠賓│洪櫻娟│朱志生│張正和
參考資料:
撰稿者:秘書處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Taiwanese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地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醫學部
Add:No.2 Yu-Der Rd., Taichung, 404, Taiwan
Copyright © 2015 TSNPR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