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活動 Events

  • 【TSNPR線上講座】 從身心免疫力談長新冠:診斷、治療和預防的新挑戰

    • 自2019年底以來,全球已有5.29億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在肺炎康復後的數週到數月,患者常見全身倦怠、呼吸易喘、肌肉痠痛、胸悶、胸痛,另外像是嗅味覺異常、腹瀉、關節腫痛、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智力衰退,也是常被提起的症狀。在全世界進入COVID-19第三年,台灣也突破200萬的確診者。本講座由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主辦, 於7/3週日上午舉辦,吸引近200位醫療專業人員線上參與!在台灣確診數攀升的情況下舉辦,盼能喚起醫療與公共衛生的注意,對Long COVID的現象累積更多的研究,進行預防與治療以減輕病毒對病患個人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講座由張倍禎理事長及張蕙芝秘書長開場。

       

      首先,蘇冠賓教授以「面對長新冠的身心免疫力:營養精神醫學新趨勢」為題,帶我們了解如何面對Long Covid對身心免疫力的影響。演講中提及有越來越多病患在確診後數週甚至到數個月,仍然持續有倦怠、腦霧、呼吸問題、肌肉痠痛、味覺嗅覺異常、腸胃不適,也有很高的比例呈現出情緒低落、焦慮、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智力衰退等情形,如何幫助這群病患的康復,是今天的討論重點。蘇教授除了分享在臨床的經驗與觀察,以及現行各種「遠距」的新生活型態對大眾身心所帶來的影響,也回顧omega-3 PUFA對長新冠潛在應用的臨床和臨床前證據,並呼籲開展更多臨床研究,以調查營養介入在心理神經免疫中對長新冠的作用。

       

      緊接著由吳造中教授進行「長新冠與心血管疾病」的演講,吳教授表示新冠確實會加速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進程,其急性期會有心律不整、心肌炎、心臟衰竭等情形,且後來發現這些傷害是會持續造成影響的,也就是現在所談的Long Covid,現醫療研究顯示仍不確定哪些病人感染心冠肺炎後較容易產生心血管疾病,但許多心臟代謝危險因素—如肥胖、吸煙、高血壓和糖尿病—確實與COVID-19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應持續預防和管理這些危險因素和疾病。

       

      最後由賀菡懿營養師以「從Long-COVID慢性發炎談營養介入」,從營養生化切入Long Covid的路徑及影響,剖析發炎反應、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之間如何造成系統性症狀與情緒調節障礙,以及如何終止慢性發炎造成組織損傷的營養介入原則。賀營養師強調,急性發炎反應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方式,若演變成慢性發炎,將可能造成免疫功能失調,進而造成器官組織損傷及影響精神免疫調控能力,建議以海鮮素 (如地中海飲食的型態) 作為日常飲食,並依照醫師評估補充所需營養素,達到「打造低發言的健康體質、終止慢性發炎反應」的效果。

       

      Q&A時間大家熱烈提問,與談專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握時間與大家交流,講座在中午精彩落幕。未來學會將有更多關於Long-Covid的講座活動辦理,邀請大家關注學會臉書的最新動態。

       

       

      敬請持續關注學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snpr2016),

      *講座詳情:https://www.tsnpr.org.tw/course/events.php?id=47

       

      參考資料:

      1. 活動照片集錦:https://is.gd/YCCLkr

       

      撰稿者:陳敬萱

    Posted on 2022-07-07Share this:

loading calendar ...

聯絡我們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