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問題預估造成全球破兆經濟損失,台灣破百萬人有身心困擾,由於身心問題的複雜性,及傳統藥物治療的侷限性,因此越來越多研究針對身心疾患找尋非藥物解方,如營養、正念、運動、光照等,結合心理、社會及生活型態的整合,達到安全且有療效的身心照護模式,才能有效預防、及早介入、有效治療、預防復發,以全面守護大腦身心健康。
失智症往往造成病患生活及家庭極大的衝擊與影響,也造成社會成本莫大的支出。在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佔最多數,而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治療,目前主要使用膽鹼酯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這對於減緩記憶及認知缺損上的效果不盡理想,且副作用較大,而普遍認為對大腦保健較有效的DHA,也在多數臨床試驗被證實僅對極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有所助益。安南醫院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身心介面研究中心蘇冠賓教授率領團隊於2021年發現,EPA對於減緩患者視覺空間和口說能力的缺損有相對顯著的效用,此次研究也進一步支持Omega-3脂肪酸的抗發炎效果,更證明在減緩認知功能退化上,除了傳統強調的DHA,EPA的角色或許更為重要。
光生物調節(photobiomodulation, PBM),早期稱為低能量雷射光療(low level laser therapy),是運用「近紅外光」照射於應於感興趣組織的非侵入式療法,目前已知PBM對神經系統的疾病,如中風、阿茲海默症及精神疾病具有治療效果;近年來PBM發展至腦刺激治療,透過特定波長的近紅外光照射頭部,稱之為「經顱光生物調節 (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tPBM)」,其治療原理來自活化粒線體正常運作並促進腦神經功能性連結,對於改善憂鬱及焦慮症、延緩認知功能衰退有所幫助。
由於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血脂異常及各心血管疾病在台灣的盛行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魚油中的Omega-3富含 EPA和DHA,可以增加肝臟Beta氧化作用,減少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同時增加血漿中酯蛋白酯解酶之活性,進而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研究證實, Omega-3濃度達80%能有效幫助降低三酸甘油酯的合成,這些實證結果亦支持將 Omega 3 運用於臨床病患治療。
本學會以推動大腦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實證知識為宗旨,專注於醫療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推動。本次講座將以「非藥物治療」為出發,從疾病本質與致病機轉切入,探討如何藉由營養、創新科技的研究發展,發展出更安全有效且全面的醫療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