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失智、憂鬱交織出高齡者睡眠問題複雜面貌
超過一半的高齡長者都有失眠的困擾。睡眠障礙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還可能與身體和心理疾病有關聯。失智症的前期症狀常合併憂鬱情緒作為表現,然而隨著失智情況越嚴重,日夜作息混亂的情況越明顯,白天嗜睡的時間增加,夜眠中斷醒來的次數也變更多。而失眠或是嗜睡也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其多元的症狀也包含對身體機能及認知功能的影響。一項統合分析的研究,約有30 %的失智症患者合併有憂鬱症,但其中只有18%接受了憂鬱症的治療。因此,在年長者的睡眠型態評估上,除了生理疾病外,也要考慮其代謝、免疫、營養及心理狀態等,掌握大腦功能的各個面向,以進行身心平衡的調整,找回優質的睡眠。
「黃金睡眠時間」知多少?晝夜節律與大腦神經科學
美國史丹佛大學學者 Winer等人在2021年發表於JAMA Neurology醫學期刊上的研究,針對4,417名65至88歲長者進行睡眠時間長短與失智症、憂鬱症間之關聯進行的跨國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較短的睡眠 (short sleep duration) 與較高的阿茲海默症標記物 (Aβ) 沉積及較差的記憶力有關;過長的睡眠 (long sleep duration) 則與憂鬱症狀嚴重度有關。因此,研究結論指出睡太少或睡太多都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或損害認知功能,甚至加重憂鬱症狀。該研究建議維持7至8小時的「黃金睡眠時間」才能讓大腦得到充分休息,降低疾病風險,保持身心健康。而要達到良好的睡眠,已知與「晝夜節律」有關,而這則是與人體中掌管生理節律之一的「褪黑激素」有關。一般而言,人體大概在晚上8點開始分泌褪黑激素,這會使身體開始逐漸進入睡眠,反之,白天則會受光線照射抑制其分泌;因此,適當的照光曝露,除了可以讓人精神較佳以外,下午或傍晚時多接受陽光照射,則可使入睡時間較為延遲。
藥物及非藥物之整合治療新趨勢
睡眠障礙一方面是精神疾病的重要症狀,另一面又會影響情緒調節、記憶與學習的功能、甚至削弱神經細胞的可塑性。面對高齡者常見多重共病及多重用藥的情況下,如何抽絲剝繭找出潛在疾患,確定核心病因並加以治療確實是臨床的挑戰。 《JAMA Internal Medicine》有一篇簡短的論文,強調了非藥物治療的優先性與重要性,因此如何整合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方式,透過「參與社交活動」、「定期及規律的運動」等等生活調整,來促進及鞏固夜間的睡眠將是非藥物治療在大腦與精神疾病創新發展的重要趨勢。
本學會以推動大腦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實證知識為宗旨,專注於醫療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推動。本次講座將以「非藥物治療」探討如何藉由創新科技的發展幫助大腦與精神疾病患者達到更有效安全的預防、治療、保健及預防復發的效益。為了更積極地喚起社會共同參與,一同來投入更多資源來協助大腦與精神疾病患者,本會特於今年首創「大腦保健創新產品獎」甄選,獲選產品之廠商將本次大會中進行公開頒獎,期待建構優質大腦保健創新產品之發表平台,強化臨床需求與產業鍵結,以造福更多人能達到身心平衡的生活為目標。
參考資料:
1. Incze et al. I Have Insomnia—What Should I Do? JAMA Intern Med. 2018 Nov 1;178(11):1572
2. Winer, J. R., et al, "Association of Short and Long Sleep Duration With Amyloid-beta Burden and Cognition in Aging." JAMA neurology (2021): 78-10
3. Sabia, Séverine,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in middle and old age with incidence of dementia."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1 (202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