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已將憂鬱症列為2020年全世界三大需要重視疾病之一,而對孕產期婦女的身心健康照護與治療目前仍面臨很大的挑戰,包括抗憂鬱劑藥物的瓶頸、副作用、病患的就醫意願及用藥順從性等。本講座期能透過婦產科及身心醫學的跨領域對話提出洞見,發展更安全有效的治療介入,以孕產期整合照護為核心,提高對媽媽與寶寶的情緒照顧及身心健康品質。
孕產期憂鬱症 (perinatal depression) 是什麼?
女性身負生命延續及種族繁衍的任務,在懷孕與生產階段除了面臨生理上荷爾蒙劇烈變化與分娩的痛苦外,同時也承受角色變換及生活調適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半夜不能安睡的生活作息下無法充分照料自己身心的需求,更被期待要全心照顧新生命。約有 30-85%的產婦在生產後都會經歷短暫的產後憂鬱心情 (不是憂鬱症),即所謂的baby blues,這種突發性的哭泣、激動、睡眠障礙、食慾不振,多半在數天內會自動恢復。 研究也發現不只是在產後,自從知道懷孕到順產後三個月約一年期間,大約有13.2%的孕產婦會經歷到臨床上定義的憂鬱症,症狀包括:持續性的心情低落、對事情提不起興趣、思考及注意力變差、出現莫名的無助及罪惡感,甚至會有幻覺、妄想以及自殺傾向。若未給予有效治療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其中有一半成為產後憂鬱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嚴重者造成自殺,甚至因精神病症狀的影響造成殺害自己的嬰兒 (infanticide) 的悲劇。女性在懷孕與產後的身心健康問題值得更多的關注。
孕產期憂鬱症的治療
面對孕產期的憂鬱症,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產檢中透過婦產科醫師的評估若能適時轉介身心科,將有助於憂鬱症的預防及診治。 身心科醫師在進行孕產期憂鬱症的治療時,最常被問到的是「藥物會不會造成胎兒長期的影響?」「藥物會不會透過乳汁而影響到小baby?」等。臨床上,孕期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是遵循FDA制定的用藥安全分級來選擇,經醫師評估與建議開立並謹慎監測母親及胎兒的健康。然而,對於新生命充滿期待的準媽媽,常連咖啡、茶、刺激性的美食都忌口,更何況是藥物呢?
本講座邀請到以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即俗稱的深海魚油) 對孕產婦憂鬱症進行營養介入治療的蘇冠賓教授,分享其團隊與英國及日本多所精神醫學研究機構合作,利用嚴謹的雙盲臨床試驗方法發現深海魚油對於孕產期憂鬱症婦女的預防與治療的研究發現果,該系列的學術發表已被歐美憂鬱症治療指引及教科書所引用。
此外,講座中也邀集婦產醫學、身心醫學以及營養醫學的臨床專家分享實務經驗及具有實證研究的非藥物治療,並由營養師談大腦情緒與營養介入,從生化機轉切入探討孕產期營養補充。未來,婦產及身心醫學醫師除了要能夠傾聽病人的期待,思考「研究結果轉譯到臨床運用的可行性」,也要能夠運用整合性的療程幫助孕產婦恢復身心的健康。
參考資料
・09:00-09:20 報到
・09:20-09:30 開場與主持 (魏君卉 醫師|張蕙芝 秘書長)
・09:30-10:10 孕產期的身心健康評估與照護 (講者:蘇冠賓|主持:魏君卉)
・10:10-10:50 對抗周產期憂鬱 媽咪需要神救援 (講者:洪櫻娟|主持:魏君卉)
・10:50-11:30 從生化機轉探討孕產期情緒相關營養補充 (講者:賀菡懿|主持:張蕙芝)
・11:30-12:00 專家對談 (所有講者及與會者)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NT$ 600
(詳細報名金額請按線上報名)
2022-07-31